“宅子出现三喜,家中能人辈出”:三喜是何意?你家有没有?

“宅子出现三喜,家中能人辈出”:三喜是何意?你家有没有?

俗话——“宅子出现三喜,家中能人辈出。”

“喜”字从甲骨文至楷书,其形体结构基本相同。“喜”上部分是“壴(zhù)”,“壴”是“鼓”的象形初文,像鼓的形状。

下边部分是“口”,代指人。合起来的意思是:听到鼓声响起,大家个个开怀大笑。

可见古人的高兴,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鼓声引起的。

这就决定了“喜”的本义就是“欢喜”、“高兴”。

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闻乐(yuè)则乐(lè),故从壴;乐形于谭笑,故从口。”

朱骏声的解释是说:人们听到鼓乐(yuè)声,则快乐;“喜”字所以从“口”,就是因为人们的快乐高兴,常常是通过谈笑所用的口表现出来的。

这第一喜说的就是我们人类忠诚的朋友——狗。

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,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~1.5万年前。

被称为“人类最忠实的朋友”,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,其寿命大约在12~18年。

在中国文化中,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,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。

这第二喜就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喜鹊了,就是喜鹊也一直是好运的象征,也是春联,年画里的常客。

“喜”是快乐、喜悦的意思,还可引申为喜庆之事。

人们用“喜上眉梢”来形容眉宇间流露出的喜悦心情,用“喜出望外”表示超出所望,感到特别高兴,用“喜幸”表示吉利,表久旱后下的雨称“喜雨”。

“喜”字多与喜庆有关,直接显示出新婚的气氛,也是婚礼的标志。

中国人还善于用字形造意。“双喜字(囍)”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
这第三喜便是经常筑巢于房檐下的燕子了,燕子代表着一家人家庭和睦,幸福安康。

也有人对“喜”的结构作了不同的分析,他们认为“喜”字上部分是鼓的形状,下边部分是放置鼓的基座的代形,以表示有了喜庆事,而擂鼓奏乐庆贺。

“喜”字出现于商代。小篆是由金文演变而来的。

在汉代隶书中,“喜”或写作上下重叠的两个“吉”字,这有受词义影响的因素;

或写作上“吉”下“古”的“”形,后代双喜字就是此形的左右繁复;今以喜为规范字。

燕子从南方归来,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,预示着你这家人新的一年里犹如这万物复苏的春天一样美好。所以被当做春天的使者,祥瑞之鸟。

这句俗话所说的“三喜”,指的是哪三喜呢?可想而知,这句俗话的难度,在于前半句的“三喜”,其实“三喜”指代古人生活中,常见的三种动物:

第一喜、喜鹊入屋

“喜鹊”名字中,就带有一个“喜”字,喜鹊的叫声,极其动听悦耳,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。

古人认为,听到喜鹊的叫声,将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,喜鹊不仅仅称之为喜鹊,还被古人称为“报喜鸟”。

在中国民间,结婚时,在新人的居室中,贴上一双“喜”字。是表示喜上加喜、双喜临门的意思。

这个双喜据说由王安石发明,明清时期最为常见。

而今,“囍”几乎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字,因为“囍”寄托着燕尔新婚的一对新人对自己爱情生活幸福美满的殷切希望。

寄托着父母兄弟、亲朋好友对亲人婚姻美满、和谐的美好祝愿。

这个字不仅有强大的生命力,而且通俗,用得非常普遍。

古人认为喜鹊入屋是喜兆。

第二喜、旺狗来富

古人认为,狗与财富是有关联的,因为犬吠中的“汪”,与“旺”谐音,寓意着兴旺发达。

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。早在狩猎采集时代,人们就以驯养狗为狩猎的助手。因此,狗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。

没有人确切知道人与狼的第一次互动发生在什么时候。

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在5万年之前,因为至少要花这么久的时间野狼才能发展出如今的基因差异。

当时人与野狼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许多地方,演化过程可能发生在好几个不同的地区。

有些学者则认为狼在14000年前,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亚洲东南部,就已经被人类从野生狼驯化为家畜、即狗,用来玩、打猎、看家护院。

目前世界所有种类的犬都起源于约1.6万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南部驯养的狼。(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科学家彼得·萨弗莱宁确认了犬类的起源地点和时间) 。

第三喜、燕子绕梁

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

意在凭吊乌衣巷原先权势显赫,威慑一方的王谢两姓家族,以此来感慨人生多变。

东晋历史上王导和谢安齐名,王导比谢安大了44岁,当王家如日中天的时候,谢家还不敢轻易地踏入王家的大门。

但是在后世人的眼中,谢安的名气比王导更大。

时境变迁,沧海桑田,原本繁荣鼎盛的乌衣巷如今住的是寻常百姓家,而燕子素来有“认巢”的本领。

故作者将王谢(王导和谢安)比作归巢的乳燕,转世后飞入到普通老百姓家里。感叹世事无常,物换时移。

古人认为,如果有燕子来筑巢,也是一种好象征,将预示着大富大贵。

相关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