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嗅觉属于嗅觉障碍的表现,存在嗅觉障碍的患者,可能会同时伴有味觉异常。对于此类患者而言,引起嗅觉障碍的大多是鼻部疾病,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确定病因,排查是否与遗传、年龄等不可改变的因素有关,根据导致此类情况的不同类型,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,以纠正、治疗上述症状,如损伤黏膜、呼吸障碍、中枢异常。
1、损伤黏膜:年龄增长、鼻部遭受撞击、病毒性感冒、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等情况,可损伤嗅细胞、神经束,进而出现味觉和嗅觉障碍的情况,应当积极去除诱因,避免症状进一步严重。如卡托普利片等药物导致的味觉迟钝、消失,停药后遵医嘱补充锌剂可有所改善。若是感冒导致的味觉、嗅觉失灵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连花清瘟胶囊、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,一般治愈后症状也随之消失;
2、呼吸障碍:鼻窦炎、鼻炎、鼻息肉等导致鼻腔狭窄,引发气流受限,气味不能到达嗅黏膜区而出现没有嗅觉的情况,长期如此也可影响味觉,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,可遵医嘱使用呋麻滴鼻液、 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,必要时可通过外科手术去除鼻息肉、矫正鼻中隔等;
3、中枢异常:先天性的发育不全或外伤、炎症等损伤嗅球、嗅束、嗅中枢、味觉神经等,出现不可逆的味觉和嗅觉消失。而通过药物、手术等方式治疗,对于改善味觉和嗅觉的效果多不明显,但还需及时去除病因,防止进一步造成其他损害。而如果存在颅脑肿瘤,应及时通过手术切除肿瘤,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、复合维生素B片等营养神经。